【如何與大自然連繫?】
(Tristan Gooley, How to Read Nature: Awaken Your Senses to
the Outdoors You’ve Never Notice, 2017)
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觀察大自然的書,不如說是教導我們如何與大自然結連。作者舉了很多可行方法值得參考:
第一:就是觀察大自然的變化。其實不論是早、午、晚,還是一年四季,我們都很容易看到大自然的變化。還記得我後園常常長出黃色小花。早上外出因有太陽照耀,花瓣便開得大大的。夜間回來已近黃昏,沒多陽光,竟看見花瓣合起來了。這種小小的觀察卻把時間、大自然和我的作息連繫起來了。
第二:就是不要怕做一些只有小孩子才喜歡作的事情,例如把樹葉壓成書籤。也不妨給一顆樹素描。記得有人講過,如果大人被問及會不會繪畫,很多都說不會。但問及小孩子,他們反而都說會。孩子單純的心,往往可能最容易親近大自然、經歷大自然。不妨花點時間素描一棵樹。作者說,你便會發現一些自己都認為沒可能的角度去看那顆樹。甚至你自己也得一份驚喜。
第三:就是遠足時常常發問有關你身處的環境。 “I wonder why?” 常掛在口中,你總有一些新啟發和發現。
第四:更有趣的是作者鼓勵我們為不同植物命名。不必要急急知道那些植物的正確名稱。總按你自己的觀察和了解命名,倒能給這個大自然新的意義和生命力。
從以上方法,我們便慢慢進入默想當中,發現原來大自然與自己彼此都有關連。作者不是信徒,所以他所思考的關連就只限於造物界。但身為基督徒,我們是否也可以從這些默想當中再踏出一步,思考大自然和我們與上帝的關連?看見大自然的變化,便領會上帝的眷顧;為各種植物命名,便想起亞當與上帝同工的日子(創2:19) 。這樣我們豈不更深一層 思考大自然的價值與美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