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放下身段的養狗法】
(Alexandra Horowitz, Inside of a Dog: What Dogs See, Smell, and Know, 2016)
作者是動物行為學家,多年研究狗的行為。本書雖探討飼狗之法,因而有不少科學論述,卻處處記載了她與愛犬的生活點滴。然而,不到最後兩章,我也不知道她的愛犬早已不在世了,這本書便成了一段回憶。
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,當她論到應如何帶狗散步時,便叮囑讀者要讓狗保持着狗的特性,這就是她所謂 “Let him be a dog” 。要做到這點,在散步時便要多多觀察和思想牠喜歡去、喜歡嗅的地方。有時,甚至讓牠在泥濘中玩耍,要知道這是牠的狗性啊!但久而久之,狗與主人便有了默契,同步同行,甚至連主人的性格也改變了,以往不喜歡讓狗到的地方,也漸漸喜歡同往。
如此養狗之法,好比人放下身段俯就卑微的人。其實上帝豈也不是這樣對待我們?三一上帝本有尊榮,聖父卻差遣獨生子降世為人,穿人所穿,吃人所吃。最後甚至為人類的罪死在十架上。祂三天後復活,卻留下了釘痕(約 20:19-28;啓5:6) ,代表着祂永遠留下愛的痕跡,永遠與人同在。我們是上帝所造,亦是罪人,祂尚且放下身段屈就我們,我們豈不也應學習放下身段,去飼養其他上帝所創造的活物?